先声夺人:
2025年,坏消息排队敲门
•7月17日凌晨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被传“跳楼轻生”,企业进入破产清算;
•5月13日晚,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被留置;4月,居然智家汪林朋同样被留置;
• 圣都整装继2024年Q4集中关闭38家亏损门店后,2025年再关54家,收缩至一线及强二线城市。
当头部企业连续“流血”,行业情绪跌到冰点。2025年1-5月,家具制造业规上企业营收同比下降3.9%,利润降幅78.8%——数字背后,是“活下去”的集体哀嚎。
滞后效应兑现:
房地产“寒气”2025凶猛杀到家居行业
新房成交2022-2024连续三年两位数下滑,但家居零售真正大幅下滑却出现在2025。原因在于:
1. 精装交付周期2-3年,2022年销售的楼盘到2025才集中交付,需求断档;
2. 二手房成交占比已超60%,旧改客单值仅为新房整装的1/3,规模换不来利润;
3. 建材品类首当其冲,瓷砖、卫浴2025Q1销量同比下滑20%-30%,卖场收缩建材区面积。
一句话:过去靠“增量地产+渠道扩张”双轮驱动,如今两个轮子一起爆胎。
四面楚歌:
除了地产,还有四把刀
1. 资本退潮:2024下半年至2025上半年,家居行业股权融资仅11笔,同比下滑67%,单笔金额下降54%,Pre-IPO窗口基本关闭。
2. 渠道碎片化:抖音家居GMV 2025Q1同比增长35%,但线下客流再降18%;经销商关店>新开已成常态。
3. 成本刚性:红星美凯龙2024年租金+营销费用仍占营收46%,压缩空间殆尽。
4. 管理断代:2025年中国家居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年龄58岁,明确二代接班方案的不足30%,职业化意愿更低,“创一代”与“守二代”之间横亘着巨大的认知鸿沟。
守业难题:
当创始人不再相信未来
一位家居人曾留下的最后一封内部信写道:“如果降价都换不来订单,我们还能做什么?”
这正是2025年多数老板的困惑:
• 降价——毛利率已跌破22%,逼近盈亏平衡线;
• 扩张——圣都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;
• 线上——内容投放ROI从2023年的1:4跌到2025年1:1.8,流量越来越贵;
• 出海——欧美反倾销税叠加红海运费,中小品牌根本无力承担合规成本。
于是“躺平式守业”蔓延:压缩SKU、砍掉研发、延缓发工资,先保现金流。悲观情绪像病毒一样,从老板传染给职业经理人,再传染给经销商。
寻找缝隙里的光:
2025年仍能增长的5个机会点
1. 适老“微整”市场:九牧“康养系列”智能马桶已装进10万家养老机构,订单量55%增长;北京今朝装饰专注老房局部改造,客单价4-6万,毛利仍保持35%。适老产品应如何以人为本,真正去了解用户需求,而不是喊口号,产品和服务是最核心。
2. 县域智能家居:2025年县域市场智能家居普及率从38%提升到52%,渗透率首次反超一线城市。渠道下沉依然还有机会。
3. 大家居零售:欧派“金管家”服务把客单价从4.5万拉到7.8万,直营店逆势增长17%,证明“卖解决方案”比“卖单品”更能抗周期。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走大家居之路,没有品牌,没有产品,没有渠道,没有服务,没有数字化支撑,是无法走大家居之路。
4. 服务履约平台化:万师傅通过“四确定”服务(时间、价格、技能、范围),将平均售后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至6小时,投诉率降至0.8%,复购率提升40%,验证了“卖服务”比“卖产品”更可持续。
5. 数字化孪生交付:中海地产×得数科技在上海豪宅项目实现1:1数字孪生交付,误差<2mm,工期缩短12%,为装企提供了可复制模板。
回到第一性:
如何坚守长期主义
1. 先“降杠杆”再谈战略:红星美凯龙两年亏掉52亿元的教训说明,不砍刚性费用,一切战略都是空中楼阁。
2. 从“规模”转向“资产周转率”:把SKU砍到20%核心款,库存周转从90天降到45天,等于多出一条现金流。
3. 用“合伙人制”解决接班难题:爱空间把单店49%股权卖给店长+设计师,2024年口碑转介绍率60%,人员流失率<5%,证明“共创”比“继承”更能留住年轻人。
4. 建立“反脆弱”现金流:把30%产能外包给东南亚OEM,国内只做高毛利定制,汇率、运费波动被对冲。
5. 把品牌预算从“种草”转到“种树”:用户,流量见顶,渠道碎片化。坚持深度数字化建设,做好客户数字化资产,持续做老用户回访,10年后才是真正的品牌护城河。坚定研究政策导向和用户分析,发现中长期机会,并及时布局。做好品牌差异化,权威性,排他性,故事性构筑真正的品牌护城河。
6.信心真的比黄金重要:业绩下滑,市场环境依然不明朗,企业管理,渠道竞争压力巨大,长期浸泡在市场的创始人或团队应该坚信自己第六感,成功自有成功的密码,历经市场历练和打磨,自有一套成熟的企业运营逻辑,只要不迷恋自己,敢于破局。如何传递给团队和经销商,用户信心,讲好故事,人或许人的创造性才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。压垮企业个人的稻草往往就一瞬间。企业家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!在市场面前每时每刻要抱有二次创业的激情。管理激励好团队,竞争力的产品,其他就等时间来验证。
【结语】
2025年,家居行业没有春天,只有“剩者为王”。当增量红利耗尽,比拼的不再是“谁跑得快”,而是“谁活下来,活得久”。活下去的密码,藏在“现金流、细分需求、数字化、服务化”这四张底牌里。
愿所有还在牌桌上的企业,都能熬到洗牌结束,成为下一个周期的发牌者。